标签
外部设定
时期
1
仿生人可以划分为三类: 第一类仿生人: 百分之八十以上结构为金属类材料,依靠涂装/投影/生物材料覆盖达到模拟人类外观的效果。此类称为"第一类仿生人“或"原典仿生人”,这是因为在早年人类对仿生人的幻想中多使用这一经典形象。 第二类仿生人: 结构为生物合成材料,采用克隆器官代替CPU及记忆储存单元(更通俗的说法,将克隆的心脏及大脑放入生物材料制成的类机械躯壳。),此类称为"第二类仿生人"或沼泽人“。 此二类仿生人均拥有与人类基本相同的外表,因此难以直接从外观上进行区分。另外,他们多数采用更换居住地以及姓名,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掩藏自己的真实身份,这让找出他们变得难上加难。 第三类仿生人: 第一子类: 由人类基于某种特定目的培养/制造的类人形机体,具有人类的思维模式,但外观多具有一定区分度。 第二子类: 早期推行数据意识研究时诞生的数字化/数据化人类。
实际上第三类仿生人属于是人类对自己部分同僚的最后利用,或者病急乱投医,寻求一个不会死的结果。数据天堂的骗局在这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,迷信着自己能够数字永生的人却发现自己成为了真正的工具。
 

Loading...
Announcement
欢迎,未知ID的访问者。
当前位置:0413号信息接收站
个人站点,建设中,还有很多(重音)没有放上去的内容。